炒股如何申请杠杆 被罚没超200万元! 渤海证券圆梦IPO还有多远?
发布日期:2025-02-24 03:21 点击次数:184炒股如何申请杠杆
来源|独角金融
作者|谢美浴
作为天津唯一的本土券商,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海证券”)的又生“坎坷。
2月14日,渤海证券披露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证监会指出,渤海证券在开展财务顾问核查工作中,存在未勤勉尽责的情况,决定对渤海证券责令改正,没收业务收入56.6万元,并处以169.81万元罚款。
财务顾问业务被罚,对于渤海证券来说并不是首次。2020年11月,渤海证券就因财务顾问业务收到一张被警示的罚单。
渤海证券早在2016年便正式开启IPO进程,2024年10月,因需要更换申报会计师,渤海证券IPO按下暂停键;而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显示,渤海证券IPO审核状态为“已问询”,更新日期是2024年最后一天。
IPO长跑超8年,此次渤海证券被监管“亮红灯”,是否会影响上市进程?
1
财务顾问业务再收罚单
有关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渤海证券方面表示,诚恳接受所认定的问题及处罚,并深刻反思,汲取教训,认真落实整改,切实贯彻落实“新国九条”要求,不断提升投行业务执业质量。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表示,“此次行政处罚可能导致渤海证券业务拓展受限,新客户在选择券商时,会顾虑其违规历史,优先考虑合规记录良好的竞争对手;现有客户也可能因处罚事件重新评估合作关系。此外,监管机构可能会加强对其后续业务的监管力度,增加合规成本和经营压力。”
渤海证券并非首次因财务顾问业务踩到监管红线,2020年11月,渤海证券就因财务顾问业务被警示。
具体来看,渤海证券因在天津津诚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财务顾问项目中,因未严格履行内核程序,以及在中泰证券公开发行2019年公司债券(第二期)项目中,未在立项环节严格执行回避规定等被罚。渤海证券表示,针对该警示已整改完成。
而从《招股书》披露内容看,城投及地产项目是渤海证券财务顾问主要业务。
2019年,渤海证券完成了“16万达02”、“16万达03”、“16融创01”等债券的到期回售、转售业务;2020年,完成了“20大连万达MTN001”、“20万达01”等债券的到期回售、转售业务;2021年,完成了“16融创07”的转售业务;2022年1-6月,完成了“20明投01”、“20西苑01”、“20西苑03”到期回售、转售业务。
此外,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渤海证券还完成了津裕电业(873078.NQ)、临港船务(873441.NQ)、舒朋士(873161.NQ)、津万事兴(873186.NQ)、增光科技(873562.NQ)等新三板公司的推荐挂牌项目。
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表示,“城投及地产项目是渤海证券财务顾问的主要业务。券商发展这类业务本身是没问题的,打造专业的团队或部门,可以拓展业务范围和提升盈利水平,只要操作合规,自身的风险就较小。不过,随着近年来监管对投行执业质量的合规要求不断提高,财务顾问业务的的潜在违规行为可能面临严厉处罚。”
2
投行业务收入下滑八成,
财务顾问业务曾是“顶梁柱”
此次涉及的财务顾问业务,是渤海证券投行业务的主力军之一。
2019年,渤海证券财务顾问表现异常突出,实现收入3.45亿元,对投行业务贡献一度达到82.73%。
此后的2020年、2021年,渤海证券财务顾问业务急剧下降,分别实现收入6690万元、2040.88万元,在投行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43.11%、14.24%。而自2022年起,渤海证券财务顾问业务又再次提振,2022年、2023年,分别实现收入1.11亿元、1.1亿元;在投行业务营收中占比分别为72.08%、74.75%。
渤海证券2024年跟踪评级报告中提到,2023年渤海证券完成财务顾问项目49个,主要为回售转售业务,服务家数同比有所下降,主要系2022年债券回售转售期密集,公司回售转售业务增加,导致2022年基数较高。
截至2023年末,渤海证券投行业务条线共有员工115人,其中保荐代表人17人。2023年,渤海证券投资银行净业务收入1.35亿元,同比下滑11.3%,主要由于公司服务客户再融资需求疲软叠加佣金费率下行等因素影响。
到2024上半年,渤海证券投资银行业务净收入为1155万元,同比下降85.57%,其中,证券承销业务收入为641.1万元,同比降27.2%;财务顾问业务收入为513.9万元,同比降92.79%。
对于券商提振投行业务,支培元建议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强化合规建设,加强对业务流程的全程监控;二是优化业务结构,在巩固传统业务基础上,积极拓展新兴领域,如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服务力度,参与科创板、创业板项目,分享新兴产业发展红利;三是吸引和培养高素质投行人才;四是加强市场营销,积极拓展客户资源,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实际上,渤海证券方面已经对投行业务做出全面调整。据“界面报道”2024年11月报道,渤海证券在原有战略投行总部基础上设立普惠金融总部,新增服务区域股权市场、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重要职责。
普惠金融总部业务人员基本为原投行部门人员,部门总经理为张群生,分管领导为原投行条线分管副总裁杨亮。
渤海证券方面也表示,公司始终以聚焦建设一流投行和投资机构为要求,坚持“一业一策”抓发展,着力提升公司发展质量。一是投资业务上进一步做“强”;二是资管业务上进一步做“优”;三是投行业务上进一步做“精”,持续加大项目拓展力度,债权融资保持优势,截至2024年底,渤海证券已发行公司债券44只,总规模为361亿元。
3
长跑8年,何时圆梦IPO?
渤海证券是一家立足天津的综合性券商,同时也隶属于“泰达系”的金融版图。据Wind显示,渤海证券由天津市泰达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6.96%,为控股股东;第二大股东为天津泰达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3.07%。
证监会在2014年9月发布通知鼓励证券公司进一步补充资本。此后券商纷纷筹谋起上市。
2016年10月,渤海证券与光大证券签约,接受IPO辅导。同年8月,证监会公布信息显示,其中排队候审的拟IPO证券公司共有9家,包括华安证券、浙商证券、中原证券、财通证券、天风证券、中泰证券、华西证券、东莞证券以及中国银河证券,而渤海证券被媒体认为将成为第10家。
不过,其他券商纷纷推进或已成功IPO,渤海证券进程却颇显缓慢,直到2021年12月才提交IPO申报。
2022年5月谋求主板上市近6年的渤海证券,终于收到了证监会的反馈意见。但证监会向其发出了42连问,重点涵盖了规范性、信息披露及财务会计资料等三方面,具体涉及股权质押比例过高、经纪份额逐年下降,高度依赖自营,高管频繁变动等问题。
2022年6月,渤海证券针对监管意见更新了招股书。2023年3月,注册制全面实施后,渤海证券IPO审核平移到了上交所,招股书也再次更新。
2024年10月,渤海证券又因需要更换申报会计师被中止发行上市审核,此前渤海证券的的审计机构为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普华永道”)。
因普华永道牵涉恒大案件,2024年9月13日,财政部和证监会均对普华永道开出罚单,除了上亿元巨额罚款,还对普华永道警告、暂停经营业务6个月、撤销普华永道广州分所的行政处罚。
2024年11月15日,渤海证券官网披露,该公司已决定续聘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作为渤海证券及所属公司2024年度财务决算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费用合计120万元。
随后,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也更新了这一信息,渤海证券IPO审核状态也由“中止”变更为“已问询”,更新日期为2024年12月31日。
此次因财务顾问业务违规被行政处罚,是否会影响渤海证券IPO?支培元指出,“首先在审核进度上,监管机构会对其违规行为进行详细调查和评估,确保问题得到彻底整改,可能会拉长审核周期,延缓上市进程;其次,可能导致投资者对其合规经营能力产生质疑,担心类似违规事件再次发生影响公司业绩和发展前景。”
业绩方面,2024年上半年,渤海证券营收和净利润双降,营业收入11.98亿元,同比降14.79%;净利润为3.84亿元,同比降27.27%。同期,券商行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44%。
若将时间线拉长,2021年至2023年,渤海证券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73%、-52.91%、48.38%,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62.75%、-72.11%、35.33%。同期,券商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2.03%、-21.38%、2.77%,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1.32%、-25.54%、-3.14%。
8年过去,渤海证券与东莞证券已是前述10家中“唯二掉队”的券商,其他券商均已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历经坎坷炒股如何申请杠杆,你认为渤海证券能否顺利IPO?欢迎留言评论。
栏目分类